8月28日—9月2日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是爱书者的天堂。中外书业界的盛会、历时6天的第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98BIBF)在这里举行。
’98BIBF对近年来异军突起的电子出版物给予了特殊关照,第一次在博览会中单独设置的电子出版物馆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版权贸易也是这里的重中之重,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界人士将就版权贸易展开全面接触。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从1986年开始举办,每两年一届。本届博览会无论是在展厅规模上,还是在参展单位数量、展品种类上,都有了很大突破。
电子出版物馆设在展览中心1号馆的B厅。进驻这一展厅52个展台中国内36个展台,比上届增加29个,其中有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以及北京银冠电子科技公司、北京全景图片公司等软件开发商。据博览会工作人员介绍,从1997年初招展工作开始,一切进行得基本顺利,招展情况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就在记者采访之前,清华同方公司刚刚给组委会发来消息,确认将要参加电子出版物馆的展出。
据介绍,这一次电子出版物馆的招展对象主要是出版社,像北京、湖北两地,还由当地新闻出版局组织下属出版社集体参与,而相比之下,在多媒体软件开发方面表现得较活跃的开发商反应就要平淡一些。这一方面是由于图书博览会长期以来更主要是为出版社搭台,一方面也是出于国内电子出版物开发商自身的原因。那些没有长远发展规划,产品也形不成一定规模的开发商,即使到了图书博览会搭就的大舞台上,也未必能唱好这出戏。
工作人员说,在本届的招展过程中,就有个别电子出版物开发商在最后阶段因拿不出产品,而退出博览会。尽管在招展工作中,大会对出版社和开发商一视同仁,但鉴于目前国内某些开发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出现这种情况在所难免。
为何在这届博览会中,将电子出版物与传统出版物分开,单独占用一个展厅呢?
一直不停忙碌的刘丽霞主任回答了我们的问题。“也是与国际接轨吧。从国际出版界近年的发展趋势来看,电子出版物与传统纸介质图书交叉的现象日益增加,而电子出版公司与图书公司又不尽相同。应当说,两者并行将是一种趋势。我们参加了许多国外的博览会,也仔细研究了出版物市场的情况,才作出了这一决定。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将来,如果一个出版物的博览会缺少了电子出版物,它肯定是不完整的。应当说,它是图书博览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刘主任又告诉我们,与国内电子出版物目前发展的情况相比,这种行为显然有一些超前。
与时下众多的展览会相比,这一次图书博览会为出版社提供的并非直接的销售服务,而是展示产品、洽谈版权的机会。历经12个年头,这一博览会如今已成为中外出版界洽谈出版合作和版权贸易的重要场所。版权合作意向也已由最初的几十种,增加到了上届的2500种。但这和组织者的初衷显然还有一定差距。刘主任说,这其中只有1/4成为了合同,而且主要集中在对台湾地区的版权贸易,上届这一比例占到了约50%,科技书只占10%左右。应当说,目前博览会上的版权贸易尚属初级阶段。谈到版权买进多,卖出少这一现象,刘主任认为,除了我们的图书质量和题材可能存在的问题之外,信息沟通不畅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这一情况,组织者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一是在今年4月成立了版权代理部,为国内外的出版界提供版权代理服务,另外,还在B厅特设了一个版权贸易洽谈区,为参展商提供便利,而今年4月由国家版权局主办,中图公司承办的版权知识培训班更是一个直接、有效的举措。
应当说,相当一部分参展商是抱着版权贸易的目的前来的。像北京龙珠银冠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带来的产品多是《中国美术全集》、《中国民间美术》、《中国历代艺术》等选题、制作都带有浓郁民族特色、适合向海外发行的产品。但同是参展的电子工业出版社电子出版物部主任和德林,在版权贸易问题上就出言谨慎,这主要是基于对产品技术质量和选题方向的清醒认识。电子社的产品主要是满足国内教育、娱乐的需要,这显然很难满足海外出版商的需求。
博览会是一个展示的窗口,普通的参观者可以在这里看到最新、最好的海内外出版物。在结束采访之前,笔者特意留意了一下电子出版物展品的情况。在电子出版物这一展厅,可以找到CD-ROM、VCD、激光唱盘、录像带、录音带等丰富的产品,仅银冠带来的产品就有120多种,电子工业出版社也将带来今年出版的新产品100多种。中图公司电子出版物部将在自己的4个展台展出进口的电子出版物。除此以外,大部分海外出版社也带来了自己的优秀电子出版物,喜欢电子出版物的朋友可以在海外展馆一饱眼福。最后,还有一个好消息,这次博览会依然采取展品留购政策,同时又增设了国内图书订货会。
也许,你在这里看到的精彩光盘、图书,不久就能在书店、图书馆找到了。